瑞昌桩基声测管现货自今年8月以来,中国制造业景气度一路回落,如今已逼近荣枯线。
11月30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11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,回落至50%临界点,创下近27个月新低。价格类指数大幅回落、需求扩张减缓是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。
随着石油化工等行业价格明显下降,1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双双降至年内低点,分别为50.3%和46.4%,比上月分别 回落7.7和5.6个百分点,出厂价格指数更是首次落至临界点以下。不过,购进端价格降幅大于出厂端价格降幅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制造业的成本压力。
国内供需也出现了小幅下降。11月新订单指数为50.4%,环比下降了0.4个百分点;在手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低至44.3%与 47%,连续多月低于荣枯线且呈趋势性下降。订单疲弱传导至生产端,带来了制造业的生产放缓:1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.9%,环比下降0.1个百分 点。
11月非制造PMI也降至53.4%,创下2016年6月以来的低点;综合PMI连续两个月下降至52.8%。三项PMI指数全线下降,反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。
原材料与出厂价格双双回落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自今年8月以来,制造业PMI一路呈现单边回落走势,尽管11月降幅有所收窄,但已落在荣枯线上,这是2016年7月之后首次到达这一临界点。
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航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,经济不确定性较大。11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,整体符合“经济稳中微降”的预期,而逼近荣枯线则反映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。
价格类指数的大幅下降是本月PMI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,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,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降至年内低 点,分别为50.3%和46.4%,比上月回落7.7和5.6个百分点。特别是出厂价格指数落至临界点以下,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;其中石油加工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较大。
张航燕称,11月价格指数的回落主要源自上游原材料价格的高位调整。“今年以来利润最好的行业大都是价格不断上涨的石油、钢铁等上游行业,这 部分行业受益于此前的去产能的快速推进,但其价格不可能一直维持在高位,11月这些行业出现明显回调,并带动了出厂价格的回落,实际上,近几个月来PPI已经出现了回落,预计未来这种下行趋势还会持续。”她说。
她指出,在过去一段时间中,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增速出现“倒挂”,极大挤压了下游企业的利润,而本月原材料价格降幅大于出厂价格,这有利于改善下游制造业的盈利情况。